1912年4月14日,泰坦尼克号这艘举世闻名的豪华邮轮与冰山相撞,经过2小时40分钟的剧烈沉没,船上的2224名乘客和船员中配资概念股票,仅有705人幸存。此次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为惨痛的航海灾难。
在这705个生还者中,有6位华人,他们的幸运幸存却让他们遭受了一个世纪的冤屈。
01
随着詹姆斯·卡梅隆执导的电影《泰坦尼克号》在全球上映,影片中ROSE与JACK的爱情悲剧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,电影的火爆让这段悲壮的航海故事成为影史经典。电影的热映也带来了许多纪录片和解密影片的上映。但在这场海难的背后,有一个故事至今鲜有人知,那就是8位华人的身影。
翻阅历史资料,我们发现,关于船上大多数欧美人的生平和信息都被详细记录下来,但这8位华人的照片却被刻意抹去。直到后来,才在一张旧船票上找到了他们的名字:方朗、李炳、钟洁、长庆、崇福、李凌、凌峰和炳鑫。年龄从24岁到37岁不等,他们是如何登上这艘豪华邮轮的呢?
展开剩余83%泰坦尼克号由英国白星航运公司建造,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、最昂贵的邮轮,造价高达7500万英镑(相当于今天的2400万人民币)。邮轮不仅以奢华著称,船上设施应有尽有:餐厅、游泳池、健身房、壁球室、管弦乐队等,几乎满足了所有乘客的娱乐需求。
船上分为头等舱、二等舱和三等舱。头等舱的乘客可享有三居室套房、私人甲板、壁球室、游泳池等高端设施。即便是二等舱,居住条件也远优于普通船舱,而三等舱则环境简陋,空间狭小,乘客地位低下。三等舱的票价仅30美元,而头等舱则高达4350美元。
尽管三等舱条件恶劣,但由于泰坦尼克号是当时唯一一艘航行的巨轮,船票依旧非常难得。于是,我们不得不探问,这些华人是如何登上这艘昂贵的邮轮的?他们又为何前往纽约呢?
02
泰坦尼克号的乘客中,贫富差距巨大。头等舱有325人,二等舱有285人,而三等舱则有706人,占据了船上人数的最大比例。这些乘客之所以能登上泰坦尼克号,是因为英国的煤矿工人正在经历一场规模庞大的罢工。
20世纪初,英国的煤矿工人生活艰苦,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也无法维持家庭生计。终于,工人们爆发了大规模的罢工,持续了37天,影响了整个国家。此次煤矿大罢工中,方朗等华人作为唐纳德轮船公司雇佣的锅炉工,正好受此影响,无法继续工作。
在罢工期间,煤矿行业的停滞导致航运业也陷入困境。唐纳德公司决定将一艘名为阿纳特号的船租赁给一家水果公司,该船负责运输纽约和古巴之间的热带水果。这时,阿纳特号的船员岗位开始招聘。为了前往纽约工作,公司为方朗等华人购买了三等舱的船票,而此时唯一可以启航的船只便是泰坦尼克号。
尽管是三等舱,方朗和同伴们依然觉得这是一条通往希望的道路。可他们并不知道,这份希望很快就会变成噩梦。
03
1912年4月10日,泰坦尼克号离开了南安普顿,航行至4月15日,船已经航行了五天。北大西洋的海面风平浪静,船上的人们正在享受奢华的生活。上层甲板上的富人们正在举行盛大的宴会,歌舞升平,举杯欢庆。而三等舱的华人们,虽然条件简陋,但他们也能够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,面包和牛奶是他们的日常。
然而,突如其来的一声巨响打破了宁静。船体进水了。方朗和其他三等舱的华工最先感受到危机,他们决定尽快离开房间。然而,上层甲板上的乘客们只听到了微弱的撞击声,认为船触礁或是某个设备故障,依然没有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。
船长爱德华·约翰·史密斯拥有30年的完美航海记录,他始终坚信泰坦尼克号不可能沉没。然而,当船员报告船体损毁情况时,船长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并下令释放救生艇。问题是,船上的救生艇仅能容纳1178人,而船上共有2224人,这意味着,很多乘客无法登上救生艇。
更糟糕的是,由于当时的移民制度,三等舱的乘客与头等舱和二等舱的人被隔离开来。这一制度,令方朗等人几乎陷入绝境。
04
在混乱中,船长最终将自己锁在船长室内,而白星航运公司的高层则趁机跳上了救生艇。方朗等华人只在最后时刻得以被放出。然而,船上人潮汹涌,混乱的局面导致不少人被踩踏致死。最终,只有651人能够登上能够容纳1178人的救生艇,余下的乘客,成了泰坦尼克号的陪葬。
在海上漂浮了几个小时后,方朗幸运地抓住了一块木板,避免了溺水。而后,救生船发现了他,虽然船上的长官犹豫是否应该救他,但最终他还是被救上船。与他一起获救的,还有其他5名华人同伴。这个本应是幸运的结局,却被美国的排华法案扭曲成了噩梦。
由于《排华法案》的存在,他们在美国被拒绝入境,并被转运到一个叫埃利斯的小岛。而更令人痛心的是,白星航运公司为了转移自己在沉船事故中的责任,故意将这些华人描绘成乔装打扮的老弱妇孺,指责他们抢占了救生艇的机会。
这段历史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掩埋,直到新中国的崛起,真相才逐渐浮出水面。随着祖国的强大,方朗和其他华人的冤屈终于得以澄清。
这个故事的悲剧,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,提醒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那些曾经被忽视、被冤枉的英雄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大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